schneider施耐德溫度傳感器SLAWXXX工作原理
施耐德電氣SLAWXXX溫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可歸納為基于10kΩ NTC熱敏電阻的電阻-溫度轉換機制,結合施耐德SpaceLogic通信技術實現數據傳輸與樓宇系統集成。
測溫核心:10kΩ NTC熱敏電阻
電阻-溫度特性
SLAWXXX采用10kΩ NTC(負溫度系數)熱敏電阻作為測溫元件。其電阻值隨溫度升高呈非線性下降,例如:
25°C時電阻值約為10kΩ(標稱值);
溫度每升高1°C,電阻值約下降3%~5%(具體參數需參考產品手冊)。
通過內置的線性化電路或算法,將非線性電阻變化轉換為與溫度成線性關系的電壓或電流信號。
溫度測量范圍
典型測量范圍為0°C至50°C(適用于室內環境),精度可達±0.5°C,響應時間≤15秒,滿足樓宇自動化對溫度監測的實時性要求。
信號處理與轉換
電阻到電壓的轉換
傳感器內部通過恒流源電路或分壓電路,將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化轉換為電壓信號。例如:
恒流源提供固定電流(如1mA),通過熱敏電阻產生壓降,電壓值與電阻成反比;
分壓電路中,熱敏電阻與固定電阻串聯,輸出電壓隨溫度變化。
線性化處理
由于NTC熱敏電阻的阻值-溫度曲線為非線性,傳感器內置線性化電路(如匹配電阻網絡)或通過微處理器算法進行校正,確保輸出信號與溫度呈線性關系,簡化后續數據處理。
通信與數據傳輸
SpaceLogic通信系統
SLAWXXX通過RJ45接口支持施耐德SpaceLogic通信協議,采用1-Wire總線或類似技術實現數據傳輸與供電(PoE兼容)。其特點包括:
單線傳輸:僅需一根線纜同時傳輸數據和電源,降低布線成本;
多點組網:支持最多127個傳感器串聯,形成分布式測溫網絡;
兼容性:無縫對接EcoStruxure Building Operation平臺,實現遠程監控、自動化策略部署及數據分析。

數據格式與協議
傳感器輸出數字信號(如Modbus RTU或BACnet協議),包含溫度值、傳感器ID、狀態信息等,便于樓宇管理系統(BMS)集成。
結構與安裝對工作原理的支撐
分體式設計
傳感器探頭(含熱敏電阻)與通信模塊分離,通過線纜連接。這種設計:
允許探頭深入狹小空間(如風管、設備內部)測量溫度;
通信模塊可置于安全環境,避免高溫或潮濕影響。
高防護性外殼
外殼采用阻燃塑料(UL94-V0標準),防護等級IP20(室內干燥環境),部分型號可達IP65(戶外或潮濕場景)。外殼設計確保:
熱敏電阻與外殼充分接觸,提升導熱效率;
防止灰塵、水汽侵入,保障長期穩定性。
工作流程總結
溫度感知:NTC熱敏電阻隨環境溫度變化,電阻值發生非線性改變;
信號轉換:內部電路將電阻變化轉換為電壓或電流信號,并進行線性化處理;
數據傳輸:通過RJ45接口和SpaceLogic協議,將溫度數據傳輸至樓宇管理系統;
系統集成:BMS接收數據后,實現遠程監控、報警觸發或自動化控制(如調節空調出風溫度)。
schneider施耐德溫度傳感器SLAWXXX工作原理